关闭
首页 » 综艺 » 机智过人
机智过人
主演:
撒贝宁,江一燕,姚期智,徐颖,柯洁,鲍春来,林书豪,赵忠祥,霍尊,庞中华,史航
备注:
20171229期
类型:
综艺
导演:
沈军,陈齐艺
地区:
大陆
年份:
2017
语言:
国语
时间:
2019-06-28 16:30
立即播放

剧情介绍

由央视、中科院(以下简称中科院)联合主办、央视综合频道、长江文化联合出品的人工智能现象级科技挑战节目《非凡智慧》正在国内首个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挑战项目。 ,是中国科技领域与媒体领域的深度合作,也是世界顶级人工智能研发精英和科技项目的巅峰之作,标志着“科技兴国”战略迈上新台阶。教育”。这是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下,中国科技与媒体领域围绕人工智能展开的大规模跨界科普合作。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活动。不久前,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已经上升到“产业转型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的战略层面。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就业结构、法律和社会伦理的新挑战。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科学认知和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命题。 《非凡智慧》旨在通过体验互动唤醒人们的科技好奇心,以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科技成果展现未来,探索人类与人工智能能力的边界,探索两者关系的可能性。来自中国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内外顶尖科技公司、中国优质

文|七号(珞思影视研究组)

王力宏在新歌《A.I.爱》里一遍又遍地唱道“道德该放在哪里,到底道德放在哪里”,网友称配合MV一起看,惊悚程度不亚于一部恐怖片。

在空洞且逻辑混乱的歌词背后,力宏不仅没有解答“道德到底放哪里”,也没有理清人工智能与道德伦理的关系。乐评人“爱地人”都忍不住喊话:“力宏啊,你真是浪费了‘人工智能’这个好选题!”

王力宏新歌《A.I.爱》的MV好似惊悚片

科技浪潮来袭,人工智能的确是一个好选题。对于综艺来说,更是如此。比起文化类节目遍地开花,科技类综艺这一垂直细分领域也有成为竞争蓝海的趋势。

只不过,人工智能的选题并不好做——科学的严谨性与综艺的娱乐性难以结合,黑科技看似酷炫深入研究却难get到知识点。

细看下来,大型科学挑战类节目《机智过人》倒是给出了一版不错的解题思路。节目以人工智能为切入点,通过“人机比拼”的方式有效普及前沿科技知识,综艺化的表达语言让观众对于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当前水平和未来走势有所了解。而王力宏没有解答的人工智能与道德伦理的关系,《机智过人》也给出了答案。

读了小冰写的诗发现

科普人工智能可以如此有趣

凡是看过《机智过人》的观众,第一眼都会被它独特的舞美设计所吸引。白蓝主色调营造着一种满满的科技感,舞台周围的观众席犹如悬浮的“太空舱”,好似科幻大片。就是在这样一个未来感十足的舞台上,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最强梯队”相继登场。

让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期上演的“诗人对决”。微软带来已出版过个人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节目组则请来来自牛津、北大和复旦的三位青年诗人。小冰也有“人设”,18岁少女、傻白甜、自主学习能力强。据说,小冰用100个小时学习了1920年以来近100年间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的数万首诗歌作品,进行10000次的训练后,掌握了写诗的能力。

节目中,青年诗人和小冰PK“看图写诗”。他们的题目是一张江一燕支教时的照片:素面朝天的江一燕搂着一个山村女孩,她们一起看相机中的照片,笑得特别灿烂。青年诗人们文思泉涌,小冰则“秒写诗歌”。“太阳不吝惜光的施予/撒向天空的笑声/和着妙境的音乐/水中清澈的灵魂/一如你纯然的美。”小冰的作品得到了全场观众的认可,得票率竟然超过了北大未名诗社社长李天意。

小冰的诗感动了江一燕

这一夜,小冰刷屏了朋友圈。而节目在播出同时,还推送了一个“为你的照片写首诗”的页面——上传自己的照片,小冰就会为这张照片配上首诗。而配诗风格时而文艺,时而俏皮,时而深沉。

《机智过人》已播出的四期节目,都和诗人小冰一样充满了科技感,却又不失综艺感与趣味性。

比如人工智能“御眼重明”与最强人类“妙笔神探”林宇辉按图索骥,现场比试“火眼金睛”,多了一份悬疑的味道; 银河水滴研发的步态识别系统对抗国际记忆大师,从21只“一毛一样”的金毛狗中挑出嘉宾指定的一只,着实有趣而新奇; 会打篮球的人工智能机械臂“柯马”亮相,与篮球巨星林书豪PK投篮技巧,对抗的激烈度不亚于一场真正的球赛……
由撒贝宁、江一燕、张建伟、徐颖、柯洁等组成的“机智见证团”,无论点评还是“抖包袱”,均成为节目的看点之一。

此外,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创立以来首位亚裔获奖者、世界现代密码学的奠基人之一姚期智的加盟,更是让观众感到惊喜、惊奇。

对于人工智能,普通观众了解得太少。如若深究,很多项目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解释背后的科学道理,比如诗人小冰到底如何学习作诗,“她”是不是真的有感情。

《机智过人》巧妙规避了对人工智能解释的环节,而借用综艺元素,通过人工智能与超强人类的比拼、“机智团”的互动来说话。“是机智过人,还是技不如人?”节目中这句口号已然深入人心。

正如电视研究专家冷凇所言,“《机智过人》虽然是一档科技节目,但倡导并践行人文情怀、综艺呈现和悬念叙事。每一个选题都有‘三番五斗’的设计,加上撒贝宁、江一燕等嘉宾,使其变成剧情类、纪实类的综艺节目。”

写在一页A4纸上的选题

节目灵感来自阿尔法狗大战李世石

人工智能与最强人类的对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去年那场震动全球的人机大战——阿尔法狗对战李世石。事实上,《机智过人》的创意的确来源于此,人工智能与人类博弈的全民热议话题,为节目组带来了灵感。

阿尔法狗对战李世石

《机智过人》制作方长江文化常务副总裁沈军介绍说,当时央视举办了一场节目提案比赛,“(我们的方案)就一页纸,大概三四百字,叫《人机大战》。这个‘案子’一出来央视就很重视,觉得是很好的选题。”

以“人机大战”为主题将人工智能搬上荧屏,看上去的确是一件很酷的事。要知道,彼时荧屏上都是明星真人秀,“纯原创”+“高科技”无疑是对新题材领域的一次探索。

然而,挑战是巨大的。节目总制片人张越直言:“《机智过人》作为一档完全原创的节目,整个创作过程毫无蓝本和模式可以参考,从提案、立项、路演,到选题、评审、录制,都面临了重重困难。”“谁也不知道会怎么样,所有人工智能的项目从何而来?人工智能的项目很多都是软件类的东西,怎么电视呈现?”沈军说,将一个提案变成可执行的综艺模式,难点需要一层一层去突破。

为了将一页A4纸上几百字的选题,变成一个可执行的综艺模式,张越带领的项目组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调研。他们走访了国内顶尖科研院所、知名科技公司以及技术性较强的小型创业公司,并通过路演征集了一些报名项目。张越说:“我们通过半年的调研,向节目做了论证的报告,从内容上到形态上为什么它是可行的。做完这个调研报告之后,频道批准了立项。”

《机智过人》研讨会的召开

中国科学院是《机智过人》最重要、最核心的合作伙伴。节目中呈现的人工智能项目,有70%来自于中科院及其下属的各个所、各个企业。用张越的话说,中科院既提供了“选题的丰富性”,又把控着“科学的严谨性”,“我们所有的题目最后是通过了中科院的集体评估。”

比起寻找人工智能项目,如何用电视手法呈现这些项目,是更大的难点。人工智能的技术高精尖,很多只是一个装在笔记本里的软件,不仅无法具象化,戏剧性、情感性等综艺诉求也很难实现。如何通过电视语言深入浅出的展示给观众?“节目组在这方面想了很多很多的办法和招数,能尽量让这样一个人机对战不那么冷冰冰的,让它有一点粘化也好。同时又不能让大家害怕这个东西,其实这个分寸也很难把握,因为有些东西是很吓人的。”沈军透露,有些项目进行了特殊化的改造,花费甚至超过千万。

张越表示,在考量节目呈现时也注意到,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其实仅仅只关注了节目的一半。“节目不是在探讨未来的人工智能会是什么样子,而是在做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人机大战不是真正的对战,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了解人工智能和人有什么不同,它不是比赛而是比较。”

因此,节目从《人机大战》改名为《机智过人》,“《人机大战》虽然更有噱头、硝烟味更足,但不是我们人工智能的引导方向。随着我们的深入了解,包括这一年多以来,科技界本身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已经从人机冲突走上了人机协作上,所以把名称改为了《机智过人》。”

“是技不如人,还是机智过人”这句节目口号,也表达了节目诉求。张越说:“我们更关注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关系。通过比赛能看到双方各自有的本领,(思考)他们未来可能是什么关系,我们希望观众看到这个之后,理解自己和人工智能的关系,理解未来生活和我们之间的关系。”

《机智过人》播出之后赢得了观众好评,也获得广电总局点赞,称节目展现了目前人工智能的水平,更树立了科技强国的信心,“‘人机大战’是《机智过人》的核心悬念,但节目不囿于这一噱头,而是通过‘大战’的形式,为我国人工智能科研成功提供展现的平台,让观众更加真切直观地了解人工智能,体会科技创新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机智过人》,观众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真切感受到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意义和重要作用。”

对话长江文化

公司的路线与调性是稳妥和靠谱,与央视合作水到渠成

《机智过人》由央视综合频道和北京长江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作。这是央视继与灿星合作之后,再一次携手制作公司。

诞生于2012年的长江文化,依托湖北广电,其背景和战略打法一直备受业界关注。为何长江文化会成为央视的合作伙伴?在制作《机智过人》这档节目的过程中,长江文化扮演怎样的角色?带着这些疑问,捕娱记对话长江文化常务副总裁沈军。

捕娱记:这次长江文化与央视是如何达成合作的?

沈军:《机智过人》这个项目最早是在央视举行的节目提案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当时这个案子只是一张A4张上画出来的一个东西,完全不是一个电视化的执行案。央视制片人张越老师希望能够有外部力量的合作,能够把这个节目做成一个可执行的东西,这是第一个原因。央1(央视综合频道)从历史上来说,只跟灿星合作过一个社会化的节目,剩下的全部都是央视自制的节目。央视也希望通过打开自己合作的大门,能够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社会的公司能够进来,来改变央视节目制作的包括风格、包括模式。因为这两个原因,长江文化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和央视《机智过人》有深度的合作。

捕娱记:在您看来,长江文化凭借怎样的优势吸引了央视?

沈军:首先从做节目的角度来说,长江文化从来不是只做类型节目的公司,这是公司成立就有的基础定位。我们做的类别节目其实挺杂的,但是反过来讲,像灿星这种类型的公司很优秀,专做音乐类的,可以做得很好,我们想尝试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想尝试不同类别的。这个对我们来说最大的好处是什么?我们扩大跟社会优秀的电视节目制作团队的合作范围,这个就特别重要。我们做了第一个密室逃脱类的节目、第一个喜剧类的节目等等,(都是)跟不同类别制作团队的合作,其实对长江文化是一个特别大的帮助,首先这点上,对于央视是有说服力的。

第二,长江文化是一个国有控股公司,这样的公司比别的公司要更接近那样的一个气质,就是说我们很稳妥,俗称叫很靠谱,不会搁半截就把你搁那儿了、跑路了。我们很规范,这对央视来说也很重要。我觉得这点上其实对长江文化来说,也算这几年我们选的路线包括公司定的调性,我觉得到今天能跟央1合作这样一个项目,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捕娱记:合作过程中,央视和长江文化是如何分工的?

沈军:《机智过人》从主办方来说,是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科学院;从节目制作角度来说,出品方是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长江文化联合出品,由长江文化制作和投资的。联合出品方的概念,央视出了平台、出了广告资源、出了核心的制片人的团队,那么制作是由长江来制作,投资也是由长江来做。

记者:《机智过人》是长江文化第一次投资的节目?

沈军:第一个全额投资,没有第二个公司或第二方投一分钱,全部都是长江投。

捕娱记:对于长江文化来说,《机智过人》有什么特殊意义?

沈军:我们很珍惜这次跟央视的合作,因为这个机会很难得。但对于长江来说,因为长江是一个五年的公司,我们之前跟浙江卫视、北京卫视、安徽卫视、江苏卫视等一线卫视都有过各种各类型的合作,现在业务层面跟一线卫视合作就更多了。但是在季播节目上我们这是第一次跟央视合作。央视平台大家都很清楚,它其实是很难社会化合作的,所以这个机会对我们来说,我认为是对整个公司都是一个提升,也是跟央1学习的一个过程。虽然我们都是这个圈里出身的,毕竟央1还是不太一样,我们其实没太看中这个节目是否赚钱,或者怎么样。因为现在的整个经济形势和市场来说,赚钱是很不容易的,我们最后下决心做还是看中了影响力和口碑。

捕娱记:长江文化在综艺节目制作方面,还有什么样的战略布局?

沈军:大家都知道,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整体的季播节目这块其实市场不是很好,应该说是遇冷,也没有看到所谓的高收视、高收入的这种新的现象级的东西,很多节目都在维持过去的平台。我自己觉得,其实这是对前两年盲目烧钱、盲目跟踪,盲目的去追求类型化的节目有特别大的关系,从这个层面来说,长江其实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一个是我们希望提供的是一个优质内容,长江的节目制作团队希望能成为优质的视频内容的供应商。至于说视频内容的播出平台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并不重要,事实是哪个平台不缺优质的内容,不缺好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最重要的,但是从这个层面来讲,我们其实放弃很多合作的机会,很多合作的案子,还有自己研发的案子,我们也放弃掉了。因为我们宁愿着重花更大的力气,把这一档节目做出一定的知名度,有一定的质量,能够被业内业外都认可的一个大的想法。

责编|攻主 排版|厂长 图编|七号


本站提供的《机智过人》在线观看地址以及《机智过人》下载地址来源于互联网。本站并不参与录制和制作,仅提供资源引用和分享,如果本站提供《机智过人》资源对贵方造成了损失或侵犯了贵方权益,请及时发送邮箱给管理员,我们将在48小时之内撤销有关《机智过人》所有内容。
  • 周热门
  • 月热门
  • 随机推